有理数混合运算的 7 个教案

 2024-03-21 04:11:37  阅读 0

(1)计算①; ②

③; ④;

⑤.

(2) 当已知 时,求下列代数表达式的值

①; ②.

分数按小组计算,分数最高的小组为获胜小组。

有理数混合运算教案2

教学目标

1.了解代数和的概念,了解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可以相互转换,并能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;

2、通过学习所有加减运算,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,不断渗透数学的变换思想;

3.通过加法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。

教学建议

(一)重点难点分析

本课的重点是根据运算规则和运算定律,准确、快速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。 困难在于计算代数和而不添加符号和括号。

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,因此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。 理解运算符号和属性符号之间的关系,将任何包含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公式视为和。 这是因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计算都被视为和,可以灵活使用加法运算。 法来简化计算。

(2)知识结构

(三)教学建议

1.通过练习,复习和巩固有理数加减运算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技巧。 讲课前,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,以便在本课分析练习时,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。

2、对于去掉括号的规则,只要学生理解即可,不需要追究为什么。

3、任何含有加法或减法的算术表达式都可以理解为数性质的符号,可以看成是省略了加号的和。 此时的和称为代数和。另一个例子

-3-4表示两个数-3和-4的代数和,

-4+3表示两个数-4和+3的代数和,

3+4表示3和+4的代数和

等待。 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重要概念,教师必须充分重视。

4、先将正数和负数相加,使操作更容易。

5、交换加数位置时,前面的符号必须一起交换。如

12-5+7应该变成12+7-5,而不是12-7+5。

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(一)

一、素质教育的目标

(一)知识教学要点

1.理解:代数和的概念。

2.理解:有理数加法和减法可以相互转化。

3. 应用:可以进行加减混合运算。

(二)能力培养要点

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准确的计算能力。

(三)德育渗透点

通过学习所有加减运算,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,继续渗透数学变换思想。

(四)美育的渗透点

学完本课你就会知道,所有的加减运算都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。 它体现了数学的统一之美。

2. 学习法律的指导

1、教学方法:采用试导法,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。 每个环节都设置一定的主题进行巩固和实践,循序渐进,分散难点,解决关键问题。

2.学生写作方法:练习寻找简单通用的方法进行练习和巩固。

三、重点、难点、疑点及解决办法

1.重点:将加减混合运算公式理解为加法公式。

2、难点:计算省略括号和直接作为有理数加法的形式。

4. 课程安排

1课时

5、教具和学习工具的准备

投影仪或电脑、自制电影。

6、师生互动活动设计

教师提出问题,学生练习讨论,总结归纳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。 教师提出练习题,学生对练习给出反馈。

七、教学步骤

(1)创设情境并回顾介绍

师:前面我们学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,同学们学得很好! 请看以下问题:

-9+(+6);(-11)-7。

师:(1)读这两个方程。

(2) + 和 - 听起来像什么? 它们是什么样的符号?

+ 和 - 发音是什么? 他们的符号是什么?

学生活动:口头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。

老师继续问:(1)这两题的结果是什么?

(2)(-11)-7 这道题你用什么算法计算的?

学生活动:口头回答以上两个问题(教师批改)。

教师总结:减法常常转化为加法然后计算。

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程计划 3

教学目标

1. 让学生进行有理数(包括小数或分数)的加减混合运算。

2.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有理数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进行计算,体验有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。

教学重点与难点

重点: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。

难点:将减法统一为加法,然后写成代数和的形式。

教学流程

一、评审简介

教科书第56页的图片显示了旱季河流的水位。 此时桥面距离水面的高度是多少米?

有两种方法可以回答这个问题。

第一种方法:观察图片,从实际问题出发。 桥面高出平均水位12.5米,水面比平均水位低3分米(0.3米)。 两个高度之和就是桥面距水面的高度。 可用的计算公式为:12.5+0.3=12.8(米)。

第二种方法:利用有理数减法法则,得到公式:

12.5―(―0.3)=12.8(米)。

比较两个计算公式,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。 另外,本题还进行了含有小数的有理数的减法运算。

2.新课的进度

某地区早晨气温为-9℃,中午上升11℃,半夜下降6℃。 半夜的温度是多少?

解1:(-9)+11=2,2+(-6)=-4。

所以半夜的温度是-4℃。

解2:-9+11-6=2-6=-4。 所以半夜的温度是-4℃。

对比上面两种解法,结果是一样的,解法二中的计算公式就是有理数的加减运算。

讨论:p57 讨论

通过讨论这个问题,学生将回顾有理数加法的规则,并用它们进行小数运算。 计算如下:

4.5+(-3.2)+1.1+(-1.4)

=1.3+1.1+(-1.4)=2.4+(-1.4)=1(公里)

此时飞机距离飞行点高1公里。

注意,操作顺序是从左到右。

也可以这样计算:4.5-3.2+1.1-1.4

=1.3+1.1-1.4=2.4-1.4=1(公里)

此时飞机距离飞行点高1公里。

比较上面的两种算法,你发现了什么?

(1)我们可以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,从而将加减混合运算变成单一的加法运算。

(2)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后,保留各加数的属性符号,去掉括号,省略加号,形成加法混合运算的简洁形式和减法。

示例 1 计算(第 58 页示例 1)

例2 计算: (1) (2)

解:(1)

(2)

3.课堂练习

1. 教材第58页练习1、(1)、(2)、(3)

2、计算: (1) (2)

4. 课程总结

根据有理数减法定律,我们知道风是有理数减法,可以将其转化为加法,利用有理数加法定律进行运算。 因此,当我们能够将有理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之后,我们就可以将计算写成省略括号和前面的加号的形式。

5. 岗位设计

1. p58 练习 2.7 1, 3

有理数混合运算教案4

教学目标

1、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规则和规律;

2.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照有理数运算的顺序进行混合运算;

3. 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;

教学重点和难点

重点:有理数的混合运算;

难点:准确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以及运算中的符号问题;

课堂教学流程设计

1、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;

1.计算(五分钟练习):

(5)-252; (6)(-2)3; (7)-7+3-6; (8)(-3)×(-8)×25;

(13)(-616)÷(-28); (14)-100-27; (15)(-1)101; (16)021;

(17)(-2)4; (18)(-4)2; (19)-32; (20)-23;

(24)3.4×104÷(-5);

2、说说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运算规律:

加法交换律:a+b=b+a;

加法结合律:(a+b)+c=a+(b+c);

乘法交换律:ab=ba;

乘法结合律:(ab)c=a(bc);

乘法分配律:a(b+c)=ab+ac;

2.新课程教学

我们之前学习过有理数的加、减、乘、除、幂运算。 如果计算包含上述混合运算,运算应该按什么顺序执行?

1、在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同级运算中,按公式的顺序从左到右进行。

复习题:(1)运算顺序是什么?

(2)符号呢?

说明:涉及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,方法是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相加,然后计算结果; 当混合数分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时,符号与原混合数的符号相同;

有理数混合运算教案 5

教学目标:

1. 知识与技能

理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,运算时能够合理运用算术定律来简化运算。

2. 流程与方法

通过适当的有理数混合运算,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,并获得利用运算法则简化运算的经验。

主要困难

1. 重点:有理数的混合运算。

2、难点: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符号的确定及运算顺序。

教学流程:

1.创建场景并引入新课程

你学过哪些有理数运算? 你能分别说出有理数的加、减、乘、除、幂的运算规则吗?

观察: (1) (2)-3-[-5+(1-0.6)]

你能说出这个方程中有哪些运算吗?

2. 合作、交流、解读、研究

1、上面的计算公式包含了有理数的加、减、乘、除、幂的多种运算,我们称之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。

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?

组织学生讨论:小学学过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? 这些运算顺序是否适用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?

归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:

先算幂,再算乘除,最后算加减; 如果有括号,则先计算括号内的。

3. 应用迁移、整合和改进

1. 学生活动:计算下列问题:

(1) (2) -3-[-5+(1-0.6)]

教师活动:鼓励学生独立完成。 指定两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演示。 完成后进行评论和分析,强调操作顺序。

解:(1)原公式=17-8÷(-2)×3(先指数)

=17-(-12)(再乘除)

=17+12(稍后加减)

=29

(2) 原公式=-3-[-5×0.4](先计算括号内的部分)

=-3-(-2)(计算方括号内的数)

=-1

注:在操作过程中,注明了操作顺序,以便学生理解操作顺序。

2. 学生练习并与同伴交流:

计算:

教师活动: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计算,然后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。 选择三名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演示并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。

解法一:原公式=(先计算括号内)

=(稍后计算幂)

=-11(再次计算乘法和除法)

解法2:原公式=(利用分配律)

=(先计算幂)

=-6+(-5)(稍后计算乘法和除法)

=-11(最后的加减法)

引导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解法,体会利用算术定律可以简化运算。

3.练习:练习第47页的问题1和问题2

四、总结与反思

在本课中,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。 计算时请注意以下几点:

1. 计算必须按照运算顺序进行。 在同级运算中,必须从左到右进行计算。

2、正确使用符号规则确定每一步结果的符号。

3、在操作中,充分利用各种操作规律。

5.家庭作业:p48第1.7a组的问题1和问题2

另类问题

1计算:

(1), (2)

(3)

2 现在定义两个新操作:“○”和“▲”。 对于任意两个整数a、b,a○b=a+b+1,a▲b=ab-1

求4▲的值。

3:提供a※b=,求10※(2※4)的值。

有理数混合运算教案 6

教学目标

1、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,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;

2. 能够使用计算器对有理数进行复杂的混合运算。

教学重点

1、有理数的混合运算;

2. 利用运算定律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简单计算。

教学难点

使用运算定律对有理数进行混合运算的简单计算。

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

也就是说,在进行加、减、乘、除混合运算时,运算级别应该从高到低进行,因为取幂是比乘、除更高级别的运算,所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如对此,有以下操作顺序:

先乘法,再乘除,最后加减。 如果有括号,则先执行括号内的运算。

你能根据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计算出上式吗?

2. 8个有理数的混合运算:同时练习

1. 有三个按顺序排列的数字:2、9、7。任意两个相邻的数字,用右边的数字减去左边的数字。 将所得的差值写入两个数字之间,以产生一个新的数字串:2, 7, 9, - 2, 7,这称为第一次操作。 第二次进行同样的操作后,也可以生成新的数字串:2、5、7、2、9、-11、-2、9、7。依次继续操作。 问题:从数字串2、9、7开始运行第一百次后生成的新数字串中所有数字的和为。

《2与8有理数的混合运算》课后培训

1、兴旺肉制品厂冷库每小时可降低冷藏食品温度3℃。 每次打开仓库,仓库内的温度都会上升4°C。 12℃的肉放入冷藏室,2小时后打开。 又过了3个小时,仓库再次打开,门关上4个小时后,肉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?

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程计划 7

教材分析:

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,减少繁琐的计算,加大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,大幅减少了混合计算的步骤,增加了学生“二十四”点游戏。爱已被添加。

教学目标;

[知识与技能]

1.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,能够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。

2.体验“二十四”点游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

教学重点:有理数的混合运算。

教学难点:培养探索性思维。

教学流程:算法→混合运算→探索思维。

教学准备:多媒体

教学活动流程设计:

1、日常生活应用介绍:

先从王小丫表演学生喜爱的《快乐词典》节目的图片开始,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。

[师]我们学了哪些运算?

【学习】乘、除、加、减五种类型; 审查各项操作规则;

计算示例:

① ②(老师板书)

③ ④(学生计算)

2、混合运算的例子。

1.(学生回答)下面的计算有什么问题? 如何纠正呢?

(1)74-22÷70=70÷70=1

(2) (-112) 2-23=114 -6 = -434

(3) 23-6÷3×13 =6-6÷1=0

2.计算:(学生台上做,老师批注)

(1) (-6) 2 × (23 - 12) - 23; (2) 56 ÷ 23 - 13 × (-6) 2 + 32

解:(1) (-6) 2×(23 -12)-23=36×16 -8=6-8=-2。

(2)56÷23-13×(-6)2+32

=56×32-13×36+9。

=54-12+9=-74

3.合作学习1

参见示例:

如图:圆形花坛的半径为3m,中间雕塑的底座为边长1.2m的正方形。 你能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个花坛的边界种植面积吗? 这个方程有什么运算? 应该如何计算呢? 这个花坛的实际种植面积是多少?

[学生]列出公式3.14×32-1.22

包括:乘方、乘法、减法三种运算

【除法】原公式=3.14×9-1.44

=28.26-1.44=26.82(平方米)

【师】请同学们讲一下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。

(学生互相补充,老师总结)

一般来说,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是:

先计算乘方,然后计算乘法和除法,最后计算加法和减法。 如果有括号,则先执行括号内的运算。

4.合作学习2

例2:如图所示,一个半径为10cm、高为30cm的圆柱形水桶装满水。 小明先将两个底半径为3厘米、高为6厘米的圆柱形杯子装满,然后将剩余的水倒入桶中。 将水倒入一个长、宽、高分别为50cm、30cm、20cm的长方形容器中。 长方体容器中的水的高度大约是多少厘米(π为3,不计算容器的厚度)?

分析:如下图所示

解:桶中水的体积为π×102×30cm3。 装满2杯后,剩余水的体积为

(π×102×30-2×π×32×6) cm3

(π×102×30-2×π×32×6)÷(50×30)

=(9000-324) ÷1500 = 8676÷1500≈6(厘米)

答:容器中水的高度约为6厘米。

3.小组探索(见ppt)

接下来请同学们玩“24点”游戏

从一副扑克牌(不包括大小王)中,随机选择4张牌,根据牌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(每张牌只能使用一次),这样运算的结果就可以为24或-24,其中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,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,j、q、k分别代表11、12、13。

(1)学生A画了a、8、7、3。他用下面的公式凑成了24,=24。

(2)学生B画了q、q、-3、a。 他能凑出24或-24吗? =24。

(3)同学C画了a、2、2、3,他能凑出24或-24吗? =24。

(4) 如果一个学生抽到了下面这组卡片 6、5、3 和 a,请帮助她设计一个计算,使她能够得到 24 或 -24。 或-12×3-12×(-1)=-24

(5)老师抽出了以下四张牌:1、-2、2、3。你认为他们能抽出24还是-24?

(6) 老师抽出了以下四张牌:9、2、4、10。你认为他们能抽到 24 吗?

试一试。 你可以拼出两组可以凑成24或-24的卡片,并请旁边的同学帮你设计计算。

4.作业:教材第54页,作业题。

教学反思:

有理数的混合运算,关键是把握两点,运算顺序和符号。 学生不需要训练过于繁琐和复杂的计算。 相反,应该增加更多的探索计算题(最好编出不同的“二十四”分题)。

如本站内容信息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!


Copyright ©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5741267-1号 统计代码